作者: 廖彬宇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老子汇通、干支哲学、千古易人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2000
定价: 45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2347408
内容简介 · · · · · ·
在普遍担忧80后90后迷失于网络热潮的今天,这套厚重的国学著作,由一位85后年轻作家写就,一股难得的平衡力量和清凉之气,利于人们在这个时代稳步健康的发展。
当今国内的易学研究,言理者多,言象数者少,言象数者多,言占筮者更少,言占筮者多,而言德行者更少。故作者有意将《老子汇通》、《干支哲学》、《千古易人》三篇汇成一辑,以供学人深究!
《干支哲学(套装共2册)》受到文化界、出版界乃至政界众多牛人的关注、期待和倾力支持。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学诚法师封面题字“天人视野下的终极关怀”。
@著名学者、社科院国家一级研究员、俞长江教授做序推荐。
@著名学者、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导刘大钧先生为作者赠言“崇德广业”。
@中央军事委员会原副主席张万年将军为作者赠言“厚德载物”。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郑万通先生为作者赠言“诚...
作者简介 · · · · · ·
廖彬宇,笔名周易玄。1986年出生于贵州金沙。立志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信奉“知行合一”理念,并创立四为堂,发扬四为文化精神(即张载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为)。自幼自学自立自成,曾有“国学少年”之誉。并任全国大型公益行动——“春晖行动”顾问。
19岁起游学大江南北,兼及讲学;20岁起撰写《国学旨归——天人视野下的终极关怀》系列丛书;22岁受聘于清华、人大等高校客座讲学,并任多家集团董事及顾问;23岁后定居北京; 25岁受聘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兼职教授;26岁任北京大学教育文化与品牌战略研究所副所长;27岁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社会责任与中华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所长。曾主编出版《老子新学大全集》等作品。
每临大事有气节,不信今时无古贤!——周易玄BLOG
一心不二,应识三教四大之旨,渐除...
目录 · · · · · ·
《老子汇通》目录:第一章提纲挈领,道德之门
第一节道之溯源
第二节道之总论
第三节老子群证
第二章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 · · · · · ()
《老子汇通》目录:
第一章提纲挈领,道德之门
第一节道之溯源
第二节道之总论
第三节老子群证
第二章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老子与无相
第三章与世不争,无为大治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文史通证
第四章浑朴一体,和光同尘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辨析
第五章大开大阖,默而守中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百家通证
第四节中字广义
第六章固蒂深根,用之不勤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略论
第七章抽身事外,大公无私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文史通证
第八章似水人生,上善若水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文史通证
第九章深藏不露,富贵不淫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十章抱元守一,精纯得气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百家通证
第十一章无中生有,妙用无穷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百家通证
第十二章清心寡欲,神明气爽•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百家通证
第十三章宠辱不惊,泰安天下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百家通证
第十四章见闻希夷,恍惚微妙•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辨析
第三节略论
第十五章道涵天地,妙彻古今•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辨析
第十六章归根复命,明哲保身•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百家通证
第三节复之真义
第十七章无名英雄,功成身隐•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十八章仁义复道,去伪存真•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关于孝道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返璞归真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别家旁证
第三节真朴之说
第二十章大智若愚,独立不惧•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别家旁证
第四节文史通证
第二十一章大德从道,大道至妙•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二十二章范围天地,包罗万象•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文史通证
第二十三章不反不覆,守常不渝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二十四章大人君子,无我无执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文史通证
第二十五章天地虽大,顶天立地•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辨析
第三节文史通证
第二十六章老成持重,稳如泰山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别家旁证
第二十七章以善为师,圆满无缺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二十八章下学上达,知耻不辱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别家旁证
第三节略论
第二十九章卑高以陈,克己尊人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诸子通证
第三十章以道制器,不以兵强•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诸子通证
第三十一章显仁藏用,止戈为武•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三十二章众善奉行,万化悉归•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三十三章知足明智,自胜自强•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三十四章大中至正,不左不右•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诸子通证
第三十五章至高无上,涵摄万有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别家旁证
第三节略论
第三十六章藏拙示弱,如鱼得水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十七章无为自化,无欲自定•
第一节别家旁证
第二节诸子通证
第三十八章道德五常,大经大伦•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诸子通证
第三十九章精纯一心,唯我独尊•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别家旁证
第四十章无中生有,大弱至强•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诸子通证
第三节反观与改过
第四十一章大道无名,大器晚成•
第一节百家通证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别家旁证
第四节诸子通证
第四十二章阴阳交泰,正反相合•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诸子通证
第四十三章以柔克刚,一善百祥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四十四章淡泊名利,反求诸己
第一节略论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别家旁证
第四十五章大静至动,大巧不工•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别家旁证
第三节诸子通证
第四节略论
第四十六章知足常乐,求之不得•
第一节诸子通证
第二节略论
第四十七章洁净精微,不言之教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四十八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文史通证
第三节别家旁证
第四节诸子通证
第五节为学之辨
第四十九章同心同德,心心相印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诸子通证
第五十章不求自来,不害则生•
第一节别家旁证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诸子通证
第五十一章尊道贵德,万化生成•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别家旁证
第五十二章收视反听,大道无极•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百家通证
第五十三章大道至夷,曲径通幽•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辨析
第三节略论
第五十四章方正圆通,内圣外王•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诸子通证
第五十五章益生知常,赤子无恙•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略论
第四节文史通证
第五节诸子通证
第五十六章和光同尘,真水无香•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诸子通证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守正•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文史通证
第四节诸子通证
第五节文史通证
第五十八章朴实无华,祸福相依•
第一节略论
第二节老子本易其一
第三节诸子通证
第四节老子本易其二
第五十九章谦卑敛德,长生久视•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别家旁证
第六十章道莅天下,神钦鬼服•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文史通证其一
第三节老子本易
第四节文史通证其二
第五节别家旁证
第六十一章下行上达,卑下高尚•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文史通证
第六十二章美言美行,无价之宝•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文史通证其一
第三节别家旁证
第四节文史通证其二
第五节美言善行的现代典范
第六十三章任重道远,澹泊明志•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文史通证
第三节别家旁证
第六十四章防微杜渐,积少成多•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六十五章守愚之道,乃至大顺•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文史通证
第三节诸子通证
第六十六章海纳百川,胸怀天下•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辨析
第三节文史通证
第四节略论
第六十七章慈悲俭让,吉祥三宝•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百家通证
第四节文史通证
第五节别家旁证
第六节诸子通证
第七节略论
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配天之极•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文史通证
第四节诸子通证
第六十九章哀兵必胜,仁者无敌•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诸子通证
第四节略论
第七十章知行合一,自性光明•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诸子通证其一
第四节别家旁证
第五节诸子通证其二
第六节略论
第七十一章格物致知,去病归真•
第一节诸子通证
第二节老子本易其一
第三节别家旁证
第四节老子本易其二
第五节诸子通证
第六节别家旁证
第七十二章敬天爱人,政修治化•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诸子通证
第四节诸子通证
第五节贾谊政论
第六节淮南政论
第七节诸子通证
第八节诸子通证
第九节诸子通证
第十节诸子通证
第十一节诸子通证
第七十三章大经大法,大仁大勇•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文史通证其一
第三节老子本易
第四节略论
第五节别家旁证
第六节文史通证其二
第七节诸子通证
第七十四章慈济苍生,以文化成•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七十五章廉洁奉公,富民足食•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七十六章守弱固柢,德合无疆•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第七十七章功成身退,执天之行•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三节略论
第七十八章责无旁贷,受国之垢•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别家旁证
第三节略论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一节辨析
第二节老子本易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大同社会•
第一节略论
第二节别家旁证
第八十一章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第一节老子本易
第二节略论
《干支哲学》目录:
第一章 认识你自己
第一节 略论
第二节 评判
第三节 操行
第四节 天文•人文•天命
第五节 天官
第六节 君子
第七节 如何正确对待命运
第八节 如何改变命运
第二章 人是时间的函数
第一节 总论两仪
第二节 论心
第三节 周易唯象学揭秘中国文化
第四节 古代天命论
第五节 原始两仪说
第六节 古代天命观
第七节 与时消息
第八节 安身立命
第九节 关于同时性原理的思考
第十节《周易》道德观略说——善为易者不占
第十一节《周易》与中华民族精神浅析
第十二节《周易》与人类生命规律浅析
第三章 基础
第一节 五行概述
第二节 五行关系
第三节 五典类象
第四节 干支起源
第五节 释义
第六节 天干运化
附:《滴天髓》论天干宜忌
第六节 地支之运化
第七节 十二地支万物类象
第八节 如何改命
附:《三命通会》十二支分配地理原文
第四章 生辰格局
第一节 四柱排列
附录:中国各地交节时差
第二节 大运流年之排列
附:六十甲子纳音表
第三节 四柱宫位取象
第四节 十神心性
第五章 实证研究之十神
第一节 十神类象
附一:南怀瑾关于格局与改变命运的观点
附二:旁门左道不要玩
附三:作者诗一首
第二节 神煞类象
第六章 实证研究之格局十五论
第一节 体用论
第二节 制用论
第三节 坐骑论(兼谈虚实论)
第四节 管道论
第五节 戴帽论
第六节 魂魄论
第七节 绞杀论
第八节 流通论
第九节 一统论
附:古籍《兰台妙选》诸格
第十节 变身论
第十一节 偏枯论
第十二节 清浊论
第十三节 夹命论
第十四节 破气论
第十五节 败局、反局、破局论
第七章 格局与健康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例题解
第八章 博文《群言荟要》精选
第一节 人生如常
第二节 千古圣与佛
《千古易人》目录:
◎ 箕子 1
◎ 司马季主 7
◎ 姑布子卿 16
◎ 吕公 19
◎ 许负1 20
◎ 许负2 21
◎ 东方朔 22
◎ 京房 27
◎ 景鸾 36
◎ 任文公 37
◎ 许杨 39
◎ 高获 40
◎ 左慈 42
◎ 谢夷吾、杨由 43
◎ 李南 45
◎ 李郃 46
◎ 段翳 49
◎ 廖扶 50
◎ 折像 51
◎ 樊英 52
◎ 钟皓 54
◎ 陈寔 56
◎ 苏竟 62
◎ 郎顗 67
◎ 襄楷 86
◎ 荀淑 93
◎ 沙穆 101
◎ 许曼 103
◎ 赵彦 104
◎ 樊志张 105
◎ 单飏 106
◎ 韩说 107
◎ 董扶 108
◎ 杨厚 109
◎ 任安 113
◎ 朱建平 114
◎ 周宣 116
◎ 管辂 121
◎ 周群 128
◎ 杜琼 131
◎ 李譔 133
◎ 吴范 134
◎ 虞翻 138
◎ 刘惇 140
◎ 赵达 141
◎ 陈训 144
◎ 鸠摩罗什 146
◎ 佛图澄 152
◎ 戴洋 161
◎ 干宝 173
◎ 步熊 176
◎ 韩友 177
◎ 淳于智 180
◎ 郭璞 182
◎ 隗炤 190
◎ 严卿 191
◎ 杜不愆 192
◎ 卜珝 193
◎ 黄泓 195
◎ 索紞 197
◎ 王嘉 200
◎ 郭黁 202
◎ 台产 205
◎ 晁崇 207
◎ 王早 208
◎ 庾诜 210
◎ 崔浩 213
◎ 王春 244
◎ 宋景业 247
◎ 荆次德 248
◎ 许遵 249
◎ 赵辅和 250
◎ 皇甫玉 251
◎ 魏宁 253
◎ 綦毋怀文 253
◎ 陆法和 254
◎ 权会 261
◎ 张子信 263
◎ 张深 265
◎ 徐路 266
◎ 殷绍 267
◎ 刘灵助 269
◎ 李顺兴 272
◎ 檀特师者 274
◎ 由吾道荣 275
◎ 颜恶头 277
◎
◎ 耿玄 281
◎ 信都芳 281
◎ 吴遵世 284
◎ 蒋昇 286
◎ 强练 287
◎ 孙僧化 289
◎ 张胄玄 290
◎ 庾季才 294
◎ 庾质 300
◎ 卢太翼 302
◎ 耿询 303
◎ 韦鼎 305
◎ 来和 309
◎ 萧吉 312
◎ 杨伯丑 316
◎ 临孝恭 319
◎ 刘祐 319
◎ 陶弘景 320
◎ 释宝志 326
◎ 李淳风 328
◎ 王勃 331
◎ 叶法善 334
◎ 傅奕 336
◎ 吕才 341
◎ 崔善为 354
◎ 薛颐 357
◎ 孙思邈 358
◎ 李元恺 362
◎ 卫大经 363
◎ (武)攸绪 364
◎ 张憬藏 368
◎ 褚遂良 370
◎ 李嗣真 386
◎ 尚献甫 391
◎ 裴知古 392
◎ 严善思 393
◎ 金梁凤 398
◎ 张果 401
◎ 僧一行 404
◎ 桑道茂 407
◎ 李虚中 410
◎ 崔信明 415
◎ 王远知 417
◎ 杜生 420
◎ 李泌 420
◎ 王处士 426
◎ 马重绩 427
◎ 钱镠 429
◎ 邵雍 431
◎ 刘羲叟 435
◎ 陈抟 437
◎ 徐复 440
◎ 王处讷 442
◎ 王熙元 444
◎ 苗训 445
◎ 苗守信 446
◎ 楚芝兰 448
◎ 史序 449
◎ 周克明 451
◎ 楚衍 454
◎ 魏汉津 455
◎ 王老志 457
◎ 孙守荣 458
◎ 王白 460
◎ 耶律乙不哥 461
◎ 麻九畴 462
◎ 杜时昇 464
◎ 马贵中 465
◎ 武祯 468
◎ 刘秉忠 470
◎ 金履祥 482
◎ 赡思 486
◎ 田忠良 493
◎ 靳德进 497
◎ 张康 500
◎ 耶律楚材 502
◎ 范梈 516
◎ 李俊民 518
◎ 廖应淮 519
◎ 彭复 520
◎ 李国同 521
◎ 刘基 521
◎ 姚广孝 530
◎ 沈周 534
◎ 张中 536
◎ 袁珙 538
◎ 皇甫仲和 543
◎ 仝寅 545
◎ 周述学 547
◎ 张三丰 548
◎ 魏禧 550
◎ 邱维屏 553
◎ 汪沨 554
◎ 王宏撰 556
◎ 徐大椿 557
◎ 王维德 560
◎ 蒋平阶 563
◎ 章攀桂 564
◎ 刘禄 565
◎ 张永祚 566
◎ 戴尚文 567
· · · · ·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