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1.doubanio.com/mpic/s27831299.jpg)
作者: 成中英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副标题: 论中国文化再创造
出版年: 2014-10
页数: 505
定价: 13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172298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成中英先生近年来关于中华文明自觉与道德觉醒的最新思考。作为华夏民族传统中儒道两大基干的初典,《周易》以其丰厚的人文精神和创生精神而成为中华文明本体的形上学原点;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西文明多元融合会通的语境下,当代学人只有发扬兼具本体意识与日常存在意识的易学本体论和知识论,有效地将卷帙浩繁的历史文本的沉默转化为富于鲜活生命力的现代话语,重新诠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择善固执以及仁爱、忠恕、诚信等传统命题、规约中所蕴含的深厚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理念,方能救治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伦理失落,从而为古老的中华文明开辟一条整合过去、回应当下、启迪未来的现代化之路。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传统文明的现代价值以及中西文明之间的对话;第二部分进一步梳理儒道两家思想资源中所潜涵的生命哲学与价值体系,从而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系列化开辟道路;第三部分系统地论述具有中华...
作者简介 · · · · · ·
成中英(Chung-Ying, Cheng, 1935—),国际知名华裔哲学家、新易学创始人,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夏威夷大学终身哲学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创会会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哲学讲座教授等。
成中英先生早年就教于方东美先生,后游学美国哈佛大学,师从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分析哲学大师W.O.蒯因,于196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为华人中第一位全面、深入研习西方现代哲学的学者。成氏哲学的主要建树是在方东美先生“哲学三慧”、“文明四象”的基础上引入蒯因分析哲学及伽达默尔阐释学方法,创立以易学本体论、知识论为核心的本体诠释学与新易学,为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寻求一个形上学的本体原点。 成先生的另一重要贡献,是1973年创办并主编英文版《中国哲学季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1975年创立国际中国哲...
目录 · · · · · ·
一 中西文化与文明对话
二 中国哲学的
现代化与世界化
自 序
当代人类的危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 · · · · ()
一 中西文化与
文明对话
二 中国哲学的
现代化与世界化
自 序
当代人类的危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成中英先生访谈录……………………………002
全球化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交融………………020
文化自觉与文明挑战………………………………033
21 世纪: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中国文化的
世界化… …………………………………………038
21 世纪的新探索:天道、人性与文明… …………059
近三十年中国哲学的发展与中国哲学
智慧的挑战…………………………………………068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哲学……………………101
关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对话
——成中英教授访谈录……………………………112
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中西融合之道………130
回忆、怀旧和未来
——乐黛云与成中英对话…………………………135
寻求保留差异的中西马哲学会通之路……………160
发扬中国哲学的融合力量与中国文化、
哲学的现代化、世界化
——东学西渐的途径探讨之一……………………178
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发展
——现代化与后现代化……………………………186
21 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 ……201
—— 论中国文化再创造
II
儒家和谐论的六个层次………………………… 216
儒家的精神性
—终极本源性、内在创造性、整体实现目的性…… 228
当代新儒家与新儒家的自我超越
—一个致广大与尽精微的追求……………… 259
第五阶段儒学的发展与新新儒学的定位……… 273
港台与海外新儒家学术特征比较探微
—成中英先生访谈录………………………… 288
儒学与现代性的整合:探索与重建…………… 297
儒学复兴与现代国家建设……………………… 329
儒家哲学的理论重建及其五项实践…………… 339
儒家哲学中的宇宙学、
生态学与伦理学三位一体论…………………… 366
中国伦理体系及其现代化……………………… 383
现代化的儒家伦理和儒家伦理的现代化……… 400
后现代语境中的儒家本体伦理学发展………… 409
走向模糊的普遍性
——论跨文化传统与生活理念的价值包含…… 426
发展全球价值伦理
—中西价值体系的层次及其整合体现孔子与儒家
仁爱伦理与忠恕之道…………………………… 436
全球伦理与21 世纪儒学的发展………………… 446
三 儒学精神与
儒学现代化
四 儒家伦理与
全球伦理
目 录
III
中国历史与哲学中的人权意识………………… 458
转化品德为人权:研讨儒家伦理学中
的人的动力与潜能……………………………… 474
儒家潜含的宪法与宪政思想…………………… 486
面对文明社会:伦理、管理和治理…………… 495
· · · · ·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