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oubanio.com/mpic/s4172382.jpg)
作者: [美] 利昂·P·巴拉达特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Political Ideologies: Their Origins and Impact
译者: 张慧芝 / 张露璐
出版年: 2010-4
页数: 337
定价: 42.00元
丛书: 后浪大学堂
ISBN: 9787510017667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四大看点:
左派、右派、中间派,你是哪一派?
讲述通往成熟社会之路中,形形色色的“现代意识形态”故事
看点一:着眼意识形态的实践特性
何为政治意识形态?作者强调,政治意识形态通常是针对人民大众的言简意赅的陈述。刘苏里称,在现代社会,“人间神”向原子化的个人所做的直白而简洁的“喊话”,形成了意识形态。故意识形态具有行动导向和群众导向。而本书则一反因之,与同类书籍多偏重哲学思想的阐释不同,本书强调政治意识形态的实践特性。对于每种意识形态,作者除了论述其主要理论思想,均辅以丰富的实例介绍,以说明出意识形态对于世界政治与政策的影响。
看点二:从历史的角度来解析意识形态
根据历史顺序,结合当时的经济、社会、思想文化背景,阐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主要意识形态,包括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并一直延伸到当下,介绍了20世纪后期逐渐兴...
作者简介 · · · · · ·
利昂·P·巴拉达特(Leon P. Baradat),美国加利福尼亚米拉科斯塔学院名誉教授,曾获1990年教师奖。担任加利福尼亚社区大学学术理事会主席,加利福尼亚州立法议会教育顾问等。著有《苏联政治社会与理解美国民主》,以及多篇关于政治和教育的论文。
张慧芝,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台湾师范大学学士后教育学分班结业,台湾中山大学政治学硕士,现为台湾中山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候选人,台湾著名翻译家。译著有《课程设计》、《人类发展——儿童心理学》、《人类发展——成人心理学》、《多元社会的民主》、《选举制度与政党体系》等。
张露璐,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2009级博士。
目录 · · · · · ·
序 意识形态及其起源前言
第一章 意识形态概述
一、意识形态的发展
二、意识形态的定义
问题讨论
· · · · · · ()
序 意识形态及其起源
前言
第一章 意识形态概述
一、意识形态的发展
二、意识形态的定义
问题讨论
延伸阅读
第二章 政治态度光谱
一、政治光谱
二、变革或政策选项
三、价值观或个人哲学
四、动 机
五、政治光谱的改变
六、个别政策
第三章 民族主义
· · · · · · ()
"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试读 · · · · · ·
在现代之前,人们一向不被鼓励为他们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他们被期待依照他们的精神和世俗导师的指示行事。政治仍未民主化;一般老百姓并不被允许参与政治系统,政治活动专属于国王及其所带领的一小群统治阶级。普鲁士国王、军事天才腓特烈大帝(1712—1786)便曾说过:“战争之为事也,与民无涉。”黎民百姓被期待辛勤劳动以生产物资支持国家,但就是对政府无所置喙;他们不会被动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