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轮全球金融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  [英] 马丁·沃尔夫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Fixing Global Finance
译者: 李耀 / 卢青
出版年: 2009-12
页数: 230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8617282

内容简介  · · · · · ·

《下一轮全球金融》对于中国的读者和政策制定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不论是否愿意,中国需要改变其政策。中国对于这次危机的第一反应就是鼓励国内消费和投资。而长期来看,其需要的是一条更为平衡的发展之路,其被压制的国内消费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认为,再次增加已经非常庞大的投资这一方法,已经被证实是不能够长期持续的,也被证明是一种浪费。

正如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所说的:“没有人能够比马丁·沃尔夫更明白、更会解释国际经济和汇率问题。《下一轮全球金融》出版的正是时候,它可以帮助每个人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 · · · · ·

马丁·沃尔夫,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辑和首席经济评论员,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教授。他出版了许多专著,位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和英国《展望》杂志评出的“全球100位公共知识分子”。

李耀:经济学博士,现任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东亚太平洋局首席投资官员。

卢青:法学博士候选人,现任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目录  · · · · · ·

序中文版自序前言第1章 经验与教训:金融危机之后/1 危机波/3 修正错误/5 为变革开出的处方/8第2章 金融自由化:陷阱?还是坦途?/13 承诺的金字塔/16 信守承诺/18 政府的角色/22 金融的益处/27 金融的风险/28 金融全球化的益处/30 金融全球化的风险/33第3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37 各种错误的清单/40 危机的发生和成本/42 通向危机之路/46 资本流动和系统性金融危机/49 危机的动态变化/60 危机的遗留问题/66第4章 从危机到失衡/71 疑惑的难题/73 全球储蓄过剩/79 全球国际收支/91 “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外汇干预/95 美国作为最后的借款人和消费者/111 储蓄过剩与货币过剩/121第5章 暴风雨前的寂静/125 一种不可持续的情况——从美国角度看/130 一种可持续的情况——从美国角度看/135 一种不可持续的情况——从债权人角度看/156 一种可持续的情况——从债权人角度看/159 关于“失衡”的可持续性和对它的欢迎态度/169第6章 走向调整和国内改革/173 对全球失衡的调整:何时和如何调整,调整幅度有多大?/176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改革/189第7章 走向全球改革/209 全球货币体系/211 全球金融的改革/212 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214 非正式集团的改革/220第8章 走向更稳定的世界/223译后记/229

序中文版自序前言第1章 经验与教训:金融危机之后/1 危机波/3 修正错误/5 为变革开出的处方/8第2章 金融自由化:陷阱?还是坦途?/13 承诺的金字塔/16 信守承诺/18 政府的角色/22 金融的益处/27 金融的风险/28 金融全球化的益处/30 金融全球化的风险/33第3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37 各种错误的清单/40 危机的发生和成本/42 通向危机之路/46 资本流动和系统性金融危机/49 危机的动态变化/60 危机的遗留问题/66第4章 从危机到失衡/71 疑惑的难题/73 全球储蓄过剩/79 全球国际收支/91 “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外汇干预/95 美国作为最后的借款人和消费者/111 储蓄过剩与货币过剩/121第5章 暴风雨前的寂静/125 一种不可持续的情况——从美国角度看/130 一种可持续的情况——从美国角度看/135 一种不可持续的情况——从债权人角度看/156 一种可持续的情况——从债权人角度看/159 关于“失衡”的可持续性和对它的欢迎态度/169第6章 走向调整和国内改革/173 对全球失衡的调整:何时和如何调整,调整幅度有多大?/176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改革/189第7章 走向全球改革/209 全球货币体系/211 全球金融的改革/212 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214 非正式集团的改革/220第8章 走向更稳定的世界/223译后记/229
· · · · · · ()

"下一轮全球金融"试读  · · · · · ·

1967到1971年间我在牛津大学科珀斯·克里斯蒂学院读本科,后来又在纳菲尔德学院读了研究生。在当时看来,金融危机时代卷土重来几乎是难以让人相信的。我父母已经被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吓坏了。我的父亲是一名犹太剧作家,他一直在维也纳居住直到1937年第三帝国劝说他前往英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太吓人了。但是其政治后果更加严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期,德国迅速上升的失业率迫使四分之一..

· · · · · · ()